秉承中國電子工業的優良傳統
中國電科始終與新中國同心同行
用一個個關鍵技術,一型型核心裝備
支撐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
國家工業遺產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是見證這段奮斗歷程的重要載體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
探訪深藏其中的奮斗記憶
“軍隊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勝仗,指揮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指揮信息系統的建設也至關重要
中國電科28所是承擔著指揮信息系統建設任務的骨干單位
走進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28所中國指揮信息系統發展歷程展館
也就走進了中國指揮信息系統的前世今生
……
上世紀五十年代
我國領空頻繁受到美蔣飛機侵擾
而新中國的防空力量非常薄弱、指揮手段極為落后
幾乎是“聽不見”“看不到”“打不著”的狀態
在這樣的背景下
黨中央果斷決策獨立自主研制我國防空自動化系統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研制“1125工程”
拉開了我國防空自動化系統建設的序幕
1964年,我國第一個防空自動化研究所
第二十八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1965年,28所遷至遼寧錦州
科研任務在被稱為“飛機大樓”的遼西賓館里起步
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我軍各軍兵種信息化建設過程中
創造了多項“第一”
鑄就了一流指揮中樞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1125工程”
當時的編程使用二進制碼
輸入計算機的介質是紙帶
二進制代碼就是用雙手一個個打孔打到紙帶上的
并且不能出一點差錯
光是一個引導實驗
就編了十七盤磁帶的軟件
正是用了無數卷這樣的紙帶
才完成了龐大的“1125工程”
它的誕生奠定了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
開創了我國指揮信息系統建設的先河
經過60年的發展
指揮信息系統在一代代電科人肩上不斷發展壯大
成長為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2019年,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
28所研制的系統精準引導空中梯隊166架戰機
“米秒不差”通過天安門上空
以整齊昂揚的編隊姿態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成就了中國指揮信息系統的非凡時刻
今年是28所建所60周年
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將繼續弘揚“1125工程”精神
聚焦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方向
深入推進網絡信息體系建設
共同譜寫強國強軍事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