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中國電科.世界互聯網大會 > 現場直擊
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創新經濟、綠色低碳等為建設目標,智慧水務云平臺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控制、5G移動通信等高新技術,集成水質監測、水量監測、氣體監測、環境監測、視頻監測、物聯網數據采集等設備,扎實打造智慧水務信息基礎設施和城市智慧感知信息節點。
作為中國電科“網絡信息體系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36所在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框架基礎上,深耕智慧水務領域,致力于水務行業研究,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產品。而在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中展出的36所智慧水務案例,更是中國電科基于數字中國城市實驗室,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城市水務發展、治理體系相結合,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
新型智慧城市概念模型
水務云平臺產品架構圖
36所的漏損水力模型可以模擬管網壓力,流量等狀態,漏損定位算法通過模擬數據和傳感器采集的真實數據來對漏損點位進行定位。以水力模型、數學建模以及水力傳感器(水流與水壓)數據為基礎的局部區域漏損定位模型算法,通過該套先進的算法可以執行有壓管網水力和水質特性延時模擬的計算機程序,來模擬管網中的水頭、水質、水量等多項指標,讓數據驅動業務。
智慧水務云平臺可以通過先進的漏損定位算法和DMA的夜間最小流量,能夠及時發現漏損并精準提供漏損位置信息,自動判斷、分析各DMA是否泄漏以及當前泄漏水平,為制定檢漏方案提供依據。在出現停斷水或爆管等突發事件時,通過智慧水務云平臺的漏損定位,幫助實現排查縮小范圍,減輕一線工作人員排查難度,減少居民停斷水時間。
基于分布式框架,36所自主研發了適用于各類場景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對數據進行有效地應用,不同的功能模塊對應一個獨立化的進程,支持設備管理、DMA分區、報表管理、水廠管理等不同功能模塊的組合,以滿足不同的業務場景需求。